平安健康集團 平安健康集團

      一肩挑重擔 四兩撥千斤——記石家莊平安醫(yī)院腦病科護士張曉蘭

      2021-08-20

        一人承擔整個科室醫(yī)生的醫(yī)囑執(zhí)行工作、一肩挑起整個科室患者藥品核對工作,七年零差錯,你信與不信,她都以實際行動保持著這樣的記錄;咬定目標不放松,“不破樓蘭誓不回”,外柔內剛的她憑借著一股子“執(zhí)拗”勁兒,順利通過護師考試,一鼓作氣完成學歷晉升、拿下健康管理師,堅定執(zhí)著、初心不改,她就是石家莊平安醫(yī)院腦病科護士張曉蘭。

        從無到有,守望成長待花開
        2014年,懷揣著對護理職業(yè)的美好憧憬,張曉蘭走出象牙塔走進石家莊平安醫(yī)院,如同眾多剛畢業(yè)的學生,張曉蘭以歸零心態(tài)開啟她的職業(yè)之旅。初入平安的她謙虛好學,不驕不躁,時時記錄新知識、處處迎接新挑戰(zhàn);勤奮好學的她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機會,把一腔熱情全部鋪在護理事業(yè)上。隨著學習的深入,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于張曉蘭而言越加清晰。
        2015年,醫(yī)院著力推行無陪護服務,張曉蘭有幸加入其中;無陪護服務從無到有,從稚嫩到日臻完善,張曉蘭一路見證,一路成長。
        退役軍人九田是平安醫(yī)院腦病科接診的第一位“全陪護”患者,也是張曉蘭職業(yè)生涯中送走的第一位患者。八十余歲的九田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,不幸的是罹患腦梗死,幸運的是及時診治,轉危為安,恰到好處的無陪護護理以及貼心周到的專業(yè)護理讓九田的生活與往日無異。
        奈何天公不作美,居家療養(yǎng)期間,因著日常臥位不正確導致良肢擺放障礙,雖經科學護理情況有所緩解,但肢體功能依舊未能恢復如初。興許是心理負擔加重之故,或許是基礎疾病之因,亦或者機體抵抗力減弱,張曉蘭的“九田爺爺”永永遠遠的離開了她……痛定思痛,帶著“九田爺爺”家屬的肯定,張曉蘭醉心工作,努力提升。
        從基礎生活護理到分級系統照護,無陪護服務日臻完善,從命令的執(zhí)行者到優(yōu)質服務創(chuàng)造者,張曉蘭一路努力一路成長,現如今的張曉蘭已然成為科室的“窗口”單位、科室的“形象代言人”。
        立足崗位,提升技能優(yōu)服務
        2017年年底,沉穩(wěn)干練、認真細心的張曉蘭調至主班崗。不同于日常的班次,這一班次不僅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萬般細心,全科醫(yī)囑的下傳、全科藥品的分配、每日清單的核對、出院患者賬單的核查……工作內容再多、賬單數目再大,到了張曉蘭這里都能井然有序起來,嚴謹沉著的性子似乎賦予了她神奇的力量?!爸低臧嗷究梢栽乇ā保抵靼嗟娜藢@個班次的評價如出一轍,而張曉蘭卻甘之如飴。
        由慢到熟練再到快速完成,個中辛苦想必只有張曉蘭自己知道,熟練掌握工作后,張曉蘭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,積極向護士長討教中醫(yī)適宜技術。為了真實的了解中醫(yī)適宜技術的療效及手法,張曉蘭每天早早來到單位,抓緊時間處理手頭的工作,只要有人來護理站約中醫(yī)治療,最積極響應的一定是張曉蘭。
        頭暈、麻木、失眠等不適對于腦梗死患者而言司空見慣,中醫(yī)適宜技術的推廣幫助患者很好的緩解了這些不適。率先在科內推廣的刮痧技術備受患者及家屬好評,“護士長的技術真好,刮痧后不僅頭暈癥狀減輕了,頸椎的難受勁也緩解了不少”,腦病科在院患者的評價如出一轍。
        中醫(yī)護理技術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,傳承百年的國之精粹,具有“簡”“便”“廉”“驗”等特點。2021年,為滿足腦病科患者多樣化診療需求,中醫(yī)適宜技術學習熱潮在腦病科掀起,勤學上進的張曉蘭就是其中之一。隨著學習的深入,張曉蘭切實的感受到中醫(yī)適宜技術的神奇療效。
        腦梗、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伴肢體麻木,全面評估后,給予中醫(yī)適宜技術放血療法,第一次指尖放血時,患者因為機體血運情況欠佳,五個手指沒有痛覺,放出的血液為黑色;第二次指尖放血時,血運狀況好轉,從拇指開始放血,至中指時痛覺明顯,血液顏色趨向正常,患者稱第一次診療結束后,麻木的感覺見輕,第二次診療后明顯好轉,“真后悔沒有聽從病友的建議早點接受中醫(yī)治療”。
        “曉蘭的學習性特別高,而且韌勁特別足,認定的目標一定會實現,不止中醫(yī)適宜技術的學習如此,任何工作只要交到她的手里,我都特別放心,無論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,指定有回音,而且往往都是佳音”,護士長張永勝款款說道。
        磨練心智,披荊斬棘再提升
        各類新技術、新項目在科內廣泛應用,張曉蘭的學習勁頭更勝以往。在原有每個下夜班學習一個新知識點、每周小培訓、每月大練兵的基礎上,張曉蘭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又一個小目標,并且朝著這些小目標加速前進。
        “護師”是張曉蘭加入平安大家庭后的第一個目標。咬定目標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時間,抓住每周交流分享機會,只要有不懂之處,張曉蘭都虛心向前輩請教。滴水石穿、鐵杵磨針,成績揭曉的那一刻,張曉蘭喜極而泣。
        科內人才隊伍不斷加強,喜獲護師資格的張曉蘭如夢初醒,晉升學歷成為她的又一個短期目標。在父母的支持下,在科室主任、護士長的鼓勵下,張曉蘭沉心定性、默默蓄力、蹣跚前行,一路風雨一路歌,帶著對即將到來的寶寶的期待,張曉蘭挺著孕肚奔赴考場,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,她已為人母親。
        努力不一定有結果,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有收獲。2020年,在醫(yī)院的大力幫扶下,張曉蘭成功考取省級GCP的證書,越級晉升為N3級護士。晉升護師、提升學歷、成為母親、取得GCP證書……成功的喜悅感并沒有阻擋張曉蘭努力的腳步,再次定下新目標時,張曉蘭為人母剛滿9個月。一面是嗷嗷待哺的孩子,一面是尚待開墾的未來,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,懷著萬般不舍的心情,張曉蘭每晚“躲藏”一小時,這一小時于張曉蘭而言彌足珍貴又異常痛苦,多番調整后,任憑孩子如何哭鬧,張曉蘭都“巋然不動”,就這樣在痛與“躲藏”中,張曉蘭成功取得健康管理師資格證書。
        “張曉蘭看起來柔柔弱弱的,但骨子里的執(zhí)著勁可以說是科里的典范,敢干、能干、有責任感,患者的事情她都了然于心,即便是凌晨給她打電話,她都能清楚的說出患者的用藥等事宜,并在第一時間幫助夜班護士完成急轉科患者的轉科手續(xù),用切身行動贏得了科內人的信服。院里評選平安好員工的時候,科內人不約而同的將票都投給了她”,說起張曉蘭,科室主任肖維剛如此評價。
        守住后方,筑牢健康堤壩
        2021年伊始,河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最吃緊的時候,恰逢腦病科患者返院高峰期。為了不讓科室逆行而上的同事擔憂,張曉蘭與其他同事不約而同的將生活日用品帶到單位,與患者一道吃住在醫(yī)院。
        順利從過度病房轉至普通病房的周先生是一位腦梗患者,病情緊急加上小區(qū)實行封閉管控,她的愛人帶著一周半的孩子與他一起住進醫(yī)院,孩子的一應用品不能及時購買到位,急壞了周先生及其愛人,直到張曉蘭及其同事把孩子的日用品送至病房時,他們才發(fā)現,大家在同一天內不同時間段請假1小時原來都是為了從早已在小區(qū)門口等候多時的家人手中拿來適合孩子的日用品,對于腦病科醫(yī)護們的這一行為,孩子父母感念不已。

      (左二為張曉蘭)

        付出努力,收獲成功。外表柔和而內心剛正的張曉蘭榮獲2016年度“最美護士”,蟬聯2018年度、2019年度優(yōu)秀員工榮譽,2020年納入醫(yī)院后備人才培養(yǎng),2021年榮獲院級穿刺能手稱號,“榮譽的取得是肯定,更是鞭策,身在團結、奮進的腦病科,我倍感榮幸”,張曉蘭如是說。

      99国产无码在线字幕,久久精品专区无码,无码AV无码一区二区免费,亚洲Av中文无码4区免费